重阳感怀

· 于谦
昼景如梭夜漏长,又惊节序是重阳。 江枫点缀秋光好,篱菊包藏晚节香。 多事未容陶令去,老怀难学孟嘉狂。 萧条孤馆谁相问,独对西风一举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昼景如梭:白天的时间过得像织布的梭子一样快。
  • 夜漏长:夜晚的时间感觉漫长。漏,古代计时器。
  • 节序:节令的顺序,这里指重阳节。
  • 江枫:江边的枫树。
  • 点缀:装饰,衬托。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
  • 包藏:隐藏,保留。
  • 晚节香:指菊花在深秋时节依然散发香气,象征坚贞不屈。
  • 多事:忙碌,事情多。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曾任彭泽令,后隐居田园。
  • 孟嘉:东晋名士,以放达不羁著称。
  • 孤馆:孤独的客舍。
  • 西风:秋风。
  • 一举觞:举杯饮酒。

翻译

白天的时光飞逝如梭,夜晚却感觉漫长,又惊觉时节已至重阳。 江边的枫树点缀着秋天的美景,篱笆旁的菊花隐藏着深秋的香气。 忙碌之中未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去,年老的心情也难以效仿孟嘉的放达。 在这萧条的客舍中,无人相问,独自面对西风,举杯独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的孤独与感慨。诗中,“昼景如梭夜漏长”一句,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江枫与篱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景,也隐喻了诗人对坚贞品格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陶令和孟嘉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结尾的“独对西风一举觞”,则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酌自饮的凄凉情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

于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