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道立太史奉使肃藩

亲函玺绶赐王侯,百二秦关亦壮游。 华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苇日边流。 星潢色动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 咫尺昆崙应可问,乘槎莫到海西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亲函:亲自封装。
  • 玺绶:皇帝的印章和系印的丝带。
  • 百二秦关:指秦地的关隘,形容其多。
  • 华岳:指华山。
  • 三峰:指华山的三座主要山峰。
  • 天外落: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洪河:指黄河。
  • 一苇:比喻小船。
  • 日边流:形容河流流向远方,仿佛流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 星潢:星河,银河。
  • 金城:坚固的城池,此处指边塞之城。
  • 鼓角:古代军中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的鼓和号角。
  • 玉塞:指边塞,因其坚固如玉而得名。
  • 昆崙: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乘槎:乘坐木筏。
  • 海西头:指极西之地。

翻译

亲自封装皇帝的印章和丝带赐予王侯,穿越百二秦关也是一种壮丽的旅行。华山的三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从天外落下,黄河如一叶小舟在日边流淌。银河的光芒在边塞的夜晚闪烁,鼓角声在玉塞的秋寒中回荡。近在咫尺的昆仑山应该可以询问,但乘坐木筏不要到达海的西尽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边塞的苍凉,通过华山、黄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画面。诗中“亲函玺绶赐王侯”一句,既表达了皇帝的恩宠,也暗示了沈道立太史的尊贵身份。后文通过对边塞夜景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边疆的孤寂与坚守。结尾的“乘槎莫到海西头”则带有哲理意味,暗示了人生旅途的有限与探索的无限。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