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司理君善:指龙司理,君善可能是其字或号。
- 量移:古代官员因罪被贬至边远地区后,遇赦可以移至近处,称为量移。
- 徽:地名,可能是指徽州。
- 董狐笔:指董狐的笔法,董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以直笔著称。
- 乐羊书:乐羊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其书信可能指军事或政治上的文书。
- 惠泽:恩惠,恩泽。
- 溪同远:溪水流得远,比喻恩泽广泛。
- 清心玉:比喻心地纯洁如玉。
- 旌旄: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这里指官员的仪仗。
-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 轩渠:欢笑的样子。
翻译
七尺高的丰碑依然屹立,千人的涕泪已经流尽。 我勉强听闻了董狐直笔的史事,相信它能胜过乐羊的书信。 你的恩泽如同溪水般流远,你的心地纯洁如玉。 如果有一天你的仪仗再次经过,连孩子们也会骑着竹马欢笑迎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龙司理君善的敬仰和对其量移之喜的祝贺。诗中通过“七尺丰碑”和“千人涕泪”的对比,突出了龙司理的威望和人民的哀思。后两句以董狐笔和乐羊书作比,赞扬了龙司理的正直和能力。末句以儿童的欢笑预示了龙司理归来时人民的喜悦,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