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
中谗宽死即恩纶,瘴雨蛮烟报主身。
谪戍未逢除党籍,勤王端复见孤臣。
丁年齿发从军敞,甲第膏腴养客贫。
圣代国殇天下士,岂伊亲旧独沾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巳:干支纪年,这里指明朝某一年的辛巳年。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茅止生: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翙舟:指船只。翙(huì),形容鸟飞的声音,这里可能比喻船只的航行声。
- 中谗:受到谗言中伤。
- 宽死:指被宽恕免死。
- 恩纶:皇帝的诏书,这里指皇帝的恩典。
- 瘴雨蛮烟:指边远地区的恶劣环境。瘴(zhàng),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报主:效忠君主。
- 谪戍: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守卫。
- 除党籍:被开除出党派。
- 勤王:指尽力于王事,为国家效力。
- 孤臣:指忠心耿耿但孤立无援的臣子。
- 丁年:壮年。
- 齿发:指年龄。
- 从军敞:指从军生涯的艰辛。
- 甲第:高贵的宅第。
- 膏腴:肥沃的土地,这里比喻富裕的生活。
- 养客贫:指虽然家境富裕,但仍然乐于助人,不计较贫富。
- 国殇:为国捐躯的人。
- 岂伊亲旧独沾巾:难道只有亲人和旧友才会为之流泪吗?
翻译
在辛巳年的仲春时节,我在京口等待茅止生的船只,但它没有到来,我感慨万分,写下了这三首诗。
受到谗言中伤,被宽恕免死已是皇帝的恩典,我在边远的瘴雨蛮烟中报效君主。 被贬谪守卫边疆,未曾遇到被开除党籍的命运,我依然忠诚地为国家效力,成为孤立无援的臣子。 壮年的岁月和年龄,我在军旅中度过,虽然出身于高贵的宅第,但我乐于助人,不计较贫富。 为国捐躯的天下士人,难道只有亲人和旧友才会为之流泪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思考。诗中,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描述了在恶劣环境中坚守忠诚,为国家效力的决心。通过对“中谗宽死”、“瘴雨蛮烟”、“孤臣”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展现了自己不畏艰难、忠于国家的精神。最后一句“岂伊亲旧独沾巾”更是深化了主题,强调了为国家牺牲的普遍性和崇高性,不仅仅是亲人和旧友的悲痛,而是天下士人的共同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的崇高敬意。
于鉴之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客中春晚 》 —— [ 宋 ] 柴随亨
- 《 沁园春 仲春独步小园,见风景萧条,感而赋此 》 —— [ 清 ] 张绉英
- 《 壬寅二月遇火次陶韵 》 —— [ 清 ] 黄宗羲
- 《 至正丁亥春二月起自休致入直翰林夏四月抵京师六月赴上京述怀五首 》 —— [ 元 ] 黄溍
- 《 金陵雪月仲春夜坐邀我不寐也冰几韵之 》 —— [ 明 ] 郭之奇
- 《 天厩神兔歌 》 —— [ 明 ] 曾棨
- 《 转寿春守太和庚戌岁二月祗命寿阳时替裴五墉终殁因视壁题自墉而上或除名在边坐殿殁凡七子无一存焉寿人多寇盗好诉讦时谓讦时谓之凶郡犷俗特著蒙此处之顾余衰年甘蹑前患俾三月而寇静期岁而人和虎不暴物奸吏屏窜三载复遭邪佞所恶授宾客分司东都或举其目或寄于风亦粗继诗人之末云 》 —— [ 唐 ] 李绅
- 《 二月归田舍作四首 其二 》 —— [ 元 ] 谢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