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

中谗宽死即恩纶,瘴雨蛮烟报主身。 谪戍未逢除党籍,勤王端复见孤臣。 丁年齿发从军敞,甲第膏腴养客贫。 圣代国殇天下士,岂伊亲旧独沾巾。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巳:干支纪年,这里指明朝某一年的辛巳年。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茅止生: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翙舟:指船只。翙(huì),形容鸟飞的声音,这里可能比喻船只的航行声。
  • 中谗:受到谗言中伤。
  • 宽死:指被宽恕免死。
  • 恩纶:皇帝的诏书,这里指皇帝的恩典。
  • 瘴雨蛮烟:指边远地区的恶劣环境。瘴(zhàng),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报主:效忠君主。
  • 谪戍: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守卫。
  • 除党籍:被开除出党派。
  • 勤王:指尽力于王事,为国家效力。
  • 孤臣:指忠心耿耿但孤立无援的臣子。
  • 丁年:壮年。
  • 齿发:指年龄。
  • 从军敞:指从军生涯的艰辛。
  • 甲第:高贵的宅第。
  • 膏腴:肥沃的土地,这里比喻富裕的生活。
  • 养客贫:指虽然家境富裕,但仍然乐于助人,不计较贫富。
  • 国殇:为国捐躯的人。
  • 岂伊亲旧独沾巾:难道只有亲人和旧友才会为之流泪吗?

翻译

在辛巳年的仲春时节,我在京口等待茅止生的船只,但它没有到来,我感慨万分,写下了这三首诗。

受到谗言中伤,被宽恕免死已是皇帝的恩典,我在边远的瘴雨蛮烟中报效君主。 被贬谪守卫边疆,未曾遇到被开除党籍的命运,我依然忠诚地为国家效力,成为孤立无援的臣子。 壮年的岁月和年龄,我在军旅中度过,虽然出身于高贵的宅第,但我乐于助人,不计较贫富。 为国捐躯的天下士人,难道只有亲人和旧友才会为之流泪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思考。诗中,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描述了在恶劣环境中坚守忠诚,为国家效力的决心。通过对“中谗宽死”、“瘴雨蛮烟”、“孤臣”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展现了自己不畏艰难、忠于国家的精神。最后一句“岂伊亲旧独沾巾”更是深化了主题,强调了为国家牺牲的普遍性和崇高性,不仅仅是亲人和旧友的悲痛,而是天下士人的共同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