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

· 贝琼
背郭茅堂低入燕,通村小径曲萦蛇。 碧鸡坊里诗人宅,石鳖崖前刺史家。 流水暗通三径竹,晓云浓掩一溪花。 他年著我林间老,垂钓共分鸂?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背郭:背靠城墙。
  • 茅堂:茅草盖的房屋,指简陋的住所。
  • 低入燕:形容茅堂低矮,燕子可以轻易飞入。
  • 通村小径:连接村庄的小路。
  • 曲萦蛇:形容小路曲折蜿蜒,像蛇一样。
  • 碧鸡坊:地名,可能是指某个有特色的街区或地方。
  • 石鳖崖:地名,可能是指某个有石鳖(一种水生动物)的崖边。
  • 刺史家:古代地方行政长官的家。
  • 三径竹:三条小路旁的竹林。
  • 晓云:清晨的云雾。
  • 浓掩:浓密地遮掩。
  • 一溪花:溪边盛开的花朵。
  • 林间老:在林中老去,指隐居生活。
  • 垂钓:钓鱼。
  • 共分鸂?沙:一起分享鸂?(一种水鸟)栖息的沙滩。

翻译

茅草屋背靠着城墙,低矮得燕子都能飞入,通往村庄的小路曲折如蛇。碧鸡坊里有诗人的居所,石鳖崖边是刺史的家。流水悄悄地流过三条小路旁的竹林,清晨的云雾浓密地遮掩了溪边的花朵。希望将来我能在这林中老去,与你一起在沙滩上垂钓,共享鸂?的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郊外居所图景,通过“背郭茅堂”、“通村小径”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流水暗通三径竹,晓云浓掩一溪花”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清晨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结尾的“他年著我林间老,垂钓共分鸂?沙”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和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的愿望。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