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日偕邵筼谷过吕德常宅留饮

· 贝琼
东风十日消残雪,溪上水生三尺高。 同舟为觅故人去,闭阁不放老兵逃。 银甲弹筝促雁柱,玉盘缕肉鸣鸾刀。 夜深更尽百杯酒,莫惜淋漓宫锦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é):与...一起。
  • 邵筼谷:人名。
  • 吕德常:人名。
  • 银甲:指用银制成的甲片,这里可能指银制的筝弦。
  • 雁柱:筝上支撑弦的柱子,排列如雁行。
  • 鸾刀:古代一种装饰有鸾鸟图案的刀。
  • 淋漓:形容非常畅快。
  • 宫锦袍:宫廷中使用的锦缎制成的袍子,这里可能指华贵的衣物。

翻译

东风吹了十天,终于消融了残余的雪,溪水上涨,水位升高了三尺。 我和邵筼谷一同乘船,去寻找老朋友吕德常,他关闭了阁楼,不让老兵逃走。 他用银甲弹筝,急促地推动雁柱,玉盘上切好的肉块,用鸾刀敲击发出声响。 夜深了,我们继续喝着酒,直到酒杯空了百次,不要吝惜那淋漓的宫锦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溪水上涨的景象,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欢乐场景。诗中“东风十日消残雪”一句,既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后文通过“同舟为觅故人去”和“闭阁不放老兵逃”等句,展现了与朋友相聚的温馨和欢乐。最后两句“夜深更尽百杯酒,莫惜淋漓宫锦袍”,则表达了尽情享受当下,不计较物质损失的豁达情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明快,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