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材大用言默庵畅明远

· 贝琼
中秋看月醉流霞,月里桫椤又落花。 老去翻经思古寺,春来乞食向谁家。 三山弱水元无路,七宝恒河更有沙。 他日升堂重论法,莫嗔身坐白牛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霞:神话传说中的仙酒名,这里指美酒。
  • 桫椤(suō luó):一种植物,这里指月中传说中的树。
  • 翻经:指研读佛经。
  • 乞食:佛教僧侣的化缘行为。
  •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弱水:神话中水名,传说其水力不胜芥,故名弱水。
  • 七宝:佛教中指七种珍宝,这里可能指恒河中的沙粒。
  • 恒河:印度的一条著名河流,佛教中常用来比喻数量极多。
  • 升堂:比喻进入高深的境界,这里指深入讨论佛法。
  • 白牛车:佛教中比喻最高的佛法,出自《法华经》。

翻译

中秋时节,我看着月亮,沉醉于美酒之中,月中的桫椤树似乎又飘落了花瓣。 年老之后,我更愿意在古寺中研读佛经,但春天来临时,我该向谁家化缘呢? 神话中的三山和弱水本无路可通,而那七宝恒河中更有无数的沙粒。 将来有一天,我们再次深入讨论佛法时,请不要因为我坐在白牛车上而生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贝琼在中秋之夜的思绪与感慨。诗中,“中秋看月醉流霞”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月饮酒的惬意,又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后文通过对“翻经”、“乞食”等佛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结尾的“升堂论法”与“白牛车”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奥境界的追求和对同道中人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