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立本山水图

· 贝琼
我有爱山癖,每欲名山去。秦溪一日寄新图,歌枕高堂睹云雾。 何年王宰留真迹,青城天彭接太白。金堂石室犹可识,大树小树参天直。 千盘百折分秋毫,木客时与行人遭。一门通天剑阁险,三峡涨雪瞿塘高。 小舟如凫争入浦,呕哑卧听沝鸣橹。拾遗近在浣花溪,却面龙湫结茅宇。 豺狼塞路何由通,采芝亦有商山翁。安得相从向绝境,振衣千仞来天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溪: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 歌枕:形容心情愉悦,仿佛可以歌唱入眠。
  • 王宰:古代著名的山水画家。
  • 青城天彭太白:均为山名,分别位于四川、陕西等地。
  • 金堂石室:指山中的石洞或石室,常被古人用作隐居或修炼之地。
  • 木客:山中的隐士或仙人。
  • 剑阁:地名,位于四川省,以险峻著称。
  • 三峡瞿塘:长江三峡中的两段,瞿塘峡以水流湍急著称。
  • (zhuǐ):水边的地。
  • 拾遗:指杜甫,他曾任左拾遗。
  • 浣花溪:地名,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杜甫曾在此居住。
  • 龙湫:山中的深潭。
  • 商山翁:指商山四皓,古代著名的隐士。
  • 振衣千仞:形容振作精神,准备攀登高山。

翻译

我有着对山的热爱,总是梦想着能去名山一游。秦溪有一天送来了新的山水图,我心情愉悦地躺在高堂之上,仿佛看到了云雾缭绕的山景。

不知是哪一年,王宰留下了这幅真迹,青城山、天彭山与太白山相连,山中的金堂石室依然可辨,大树小树都参天而立。

山路千回百转,秋毫可辨,山中的隐士或仙人偶尔与行人相遇。剑阁的险峻如同通天之门,瞿塘峡的水涨如雪,高不可攀。

小舟如同野鸭争相进入水边,船上的人们卧听水声和橹声。杜甫近在浣花溪,却面对着龙湫结茅而居。

豺狼塞满了道路,如何能够通行?采芝的商山翁亦有隐居之地。我多么希望能跟随他们,向那绝境之地进发,振作精神,迎着天风攀登千仞高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山水图中的景象,如青城、天彭、太白等山的壮丽,剑阁、瞿塘的险峻,以及杜甫在浣花溪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诗末表达了作者希望能追随古代隐士,体验那种超脱尘世的生活,体现了作者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