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婉采莲曲

· 贝琼
妾长平康里,能舞复能歌。髻斜梳堕马,眉浅约弯蛾。 陌上游人顾,日前侯客过。涂黄初拜月,拾翠欲凌波。 已知一身重,不受千金唤。十五事秋娘,十六归羊侃。 愿妾比双莲,为君朝暮鲜。君能重妾绸缪意,别起高楼大道边。 春乘油壁香车出,夜入流苏甲帐眠。高楼下俯平湖阔,照妾浓妆并淡抹。 五月平湖水正深,荡舟相逐起双禽。莫学藕丝容易绝,试将莲子托同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髻斜梳堕马:髻,发髻;斜梳,斜着梳理;堕马,形容发髻的样式,像马鬃下垂的样子。
  • 眉浅约弯蛾:眉浅,眉毛画得淡;约弯蛾,形容眉毛弯曲如蛾眉。
  • 涂黄:指女子化妆时在脸上涂上黄色的粉。
  • 拾翠:指女子采摘翠绿色的植物,用以装饰或作为娱乐。
  •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如同在水面上行走。
  • 秋娘:古代对年长女子的尊称。
  • 羊侃:人名,可能是指女子的丈夫。
  • 绸缪:形容情意深厚,缠绵。
  • 油壁香车:古代贵族妇女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辆。
  • 流苏甲帐:流苏,装饰物,常用于帐篷或衣物上;甲帐,华丽的帐篷。
  • 荡舟:划船。
  • 双禽:指成对的鸟。
  • 藕丝:比喻感情的脆弱。
  • 莲子:莲花的种子,常用来比喻爱情的纯洁和坚固。

翻译

我生长在繁华的平康里,既能跳舞又能唱歌。发髻斜梳成堕马的样子,眉毛淡淡地画成弯蛾的形状。路上的游人频频回头看我,连贵族的客人也经过我面前。我刚化了妆准备拜月,又去采摘翠绿的植物准备在水面上轻盈地行走。

我知道自己的身价不菲,不会轻易被金钱所动。十五岁时我侍奉秋娘,十六岁就嫁给了羊侃。我愿意像双莲一样,为你日夜保持美丽。如果你能珍惜我们之间的深厚情意,就在高楼大道边为我另建一座楼。

春天我乘坐装饰华丽的香车出游,夜晚则在流苏装饰的帐篷里安睡。高楼俯瞰着宽阔的湖面,照映出我精心打扮的容颜。五月湖水正深,我划船与你相随,湖中双禽起舞。不要像藕丝那样容易断裂,试着用莲子来寄托我们的同心之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才艺双全、美丽动人的女子,她不仅外表出众,内心也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执着。诗中通过女子对自己生活和情感的叙述,展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坚定信念。通过“双莲”、“莲子”等意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希望与心爱之人永远相伴、爱情纯洁坚固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