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泉处士长卿挽诗

· 贝琼
先生出处任乾坤,四十不登金马门。 长者已称如石建,孤臣终惜弃虞翻。 天寒柏树无乾泪,月落梅花有返魂。 季子绣衣霄汉立,风流文采喜犹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出处:指人的经历和境遇。
  • 任乾坤:任凭天地,形容胸怀宽广,无所畏惧。
  • 金马门:古代官署的代称,这里指未曾担任官职。
  • 长者:指尊贵或有德行的人。
  • 如石建:石建是西汉时期的名臣,这里比喻尊贵或有德行的人。
  • 孤臣:孤立无助的臣子,这里指被遗弃的臣子。
  • 弃虞翻: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臣,因直言进谏而被孙权疏远,这里比喻被遗弃的臣子。
  • 返魂:指死而复生,这里比喻梅花的坚韧和再生。
  • 季子:指排行第四的儿子,这里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同辈。
  • 绣衣:华丽的衣服,这里指官服。
  • 霄汉:天空,这里比喻高官显位。
  • 风流文采:指才华横溢,文采斐然。

翻译

先生的一生经历如同任凭天地般宽广,四十岁时仍未踏入官场的大门。 尊贵的人已经称赞他如同石建一般,而我却始终惋惜他像被遗弃的虞翻。 寒冷中柏树的泪水已干,月光下梅花却有死而复生的精神。 季子身着华丽的官服,高高在上,他的才华和文采依旧令人欣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梅泉处士长卿的敬仰与惋惜。诗中,“任乾坤”展现了长卿胸怀的宽广,“金马门”未登则暗示了他的清高与不仕。后文通过“如石建”与“弃虞翻”的对比,既赞扬了长卿的德行,又表达了对他的同情。最后,以梅花的“返魂”象征长卿的精神不灭,而季子的形象则寄托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