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

· 贝琼
朝云才触石,夜月又从星。 霹雳开三峡,滂沱覆四溟。 宽忧称兕爵,志喜续麟经。 即恐蛟龙怒,那知蜥蜴灵。 润添禾黍色,清挹芰荷馨。 战伐今应息,讴歌且复听。 常希流麦凤,诚聚读书萤。 倚丈前村望,平波绿满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触石:接触石头,这里指云雾缭绕山石。
  • 霹雳:雷声。
  • 滂沱:大雨倾盆的样子。
  • 四溟:四方的大海。
  • 兕爵:古代的一种酒器。
  • 麟经:指《春秋》,相传孔子所作,因其中有“麟止”之语,故称。
  • 蜥蜴:一种爬行动物。
  • :汲取。
  • 芰荷:荷花。
  • 流麦凤:指传说中的凤凰,因凤凰能带来好运和丰收。
  • 读书萤:指萤火虫,古人认为萤火虫能照亮读书。

翻译

早晨的云雾刚刚触及山石,夜晚的月亮又伴随着星星出现。雷声震开了三峡的峡谷,大雨如注覆盖了四方的大海。用酒杯来宽慰忧愁,继续记录着喜事如同续写《春秋》。即刻担心蛟龙因雨而怒,哪知蜥蜴也有灵性。雨水滋润了禾黍的颜色,清新地汲取了荷花的香气。战争现在应该停止了,可以再次听到人们的歌唱。常希望凤凰带来丰收,诚心聚集萤火虫照亮读书。倚着拐杖在前村观望,平静的波光映照着绿色的岸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与丰收的期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朝云”、“夜月”、“霹雳”、“滂沱”等,构建了一幅生动的雨景图。同时,通过对“兕爵”、“麟经”等文化符号的引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末句“倚丈前村望,平波绿满汀”则以平和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