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已海印寺二首
眺远及丽辰,登危开我襟。
秉炬蹑佛榭,杳杳夕光侵。
芳湖递澄鲜,幽隍覆层阴。
毕景没长甸,轻霏变春岑。
仰瞩双龙阙,却瞻上苑林。
归翼矫以翔,鸿雁多哀音。
荟蔚桃李场,孰分松柏森。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眺远:远望。
- 丽辰:美好的时光。
- 登危:登上高处。
- 秉炬:手持火把。
- 佛榭:供奉佛像的楼台。
- 杳杳:昏暗的样子。
- 芳湖:美丽的湖泊。
- 澄鲜:清澈明亮。
- 幽隍:幽深的城壕。
- 层阴:层层叠叠的阴影。
- 毕景:日影西斜,指天色将晚。
- 长甸:长长的田野。
- 轻霏:轻薄的雾气。
- 春岑:春天的山峰。
- 双龙阙:宫殿前的双龙形装饰。
- 上苑:皇家园林。
- 归翼:归鸟。
- 鸿雁: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的消息或思念。
- 荟蔚:繁盛茂密。
- 孰分:谁能分辨。
- 松柏森:松树和柏树茂密的样子。
翻译
在美好的时光里远望,登上高处开阔我的心胸。 手持火把踏上佛榭,昏暗的夕光渐渐侵入。 美丽的湖泊清澈明亮,幽深的城壕覆盖着层层阴影。 日影西斜,长长的田野消失在视野中,轻薄的雾气变幻着春天的山峰。 仰望宫殿前的双龙装饰,回望皇家园林。 归鸟振翅高飞,大雁的哀鸣声不绝于耳。 繁盛的桃李园中,谁能分辨出茂密的松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美好时光中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暮色中的自然画卷。诗中,“眺远”与“登危”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然,而“芳湖”、“幽隍”等意象则增添了诗意的深邃与神秘。末句以“荟蔚桃李场,孰分松柏森”作结,既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繁茂,又隐含了人生哲理,即在繁华与喧嚣中,真正坚韧不拔的品质往往不易被察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
李梦阳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鹧鸪天 · 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 —— [ 清 ] 顾太清
- 《 和友人见寄三首 》 —— [ 宋 ] 李之仪
- 《 壬子上巳会许公亭 》 —— [ 宋 ] 韩琦
- 《 上巳日,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四斋训导拉游智果寺,访东坡,题参寥泉 》 —— [ 元 ] 张昱
- 《 和同年卢都转雅雨红桥修禊原韵 》 —— [ 清 ] 戴亨
- 《 陈永平表弟园花呈瑞李变白而红菊变白而黄二妙易妆中含佳意投诗索和报以斯章 》 —— [ 明 ] 邓云霄
- 《 广东省郎观子毅翩翩佳公子也读书能诗甚闲于礼以省命辅予安南之行雅相敬礼予暂留龙江君与士良典簿先造其国正辞严色大张吾军今子毅北辙而予南辕家贫旅久复送将归深有不释然者口占绝句四首以赠诗不暇工情见乎辞云尔 》 —— [ 明 ] 张以宁
- 《 三月三日率尔成诗 》 —— [ 南北朝 ] 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