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夜坐明德堂

· 贝琼
大火直初昏,回飙荐微爽。 行遵曲池静,坐荫华构敞。 天高积阴散,水明圆魄上。 翩翩去鸟迅,唧唧砌虫响。 胡为京国滞,屡乖林壑赏。 吴中有莼鲈,吾当理归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火:指夏季的炎热。
  • 回飙:回旋的风。
  • :带来。
  • 微爽:微凉。
  • 行遵:沿着。
  • 曲池:曲折的池塘。
  • :遮蔽。
  • 华构:华丽的建筑。
  • :宽敞。
  • 积阴:积聚的云。
  • 水明:水面明亮。
  • 圆魄:月亮。
  • 翩翩:形容鸟飞得轻快。
  • 唧唧:虫鸣声。
  • 砌虫:台阶上的虫子。
  • 京国:京城。
  • :停留。
  • :错过。
  • 林壑:山林和溪谷。
  • 莼鲈:莼菜和鲈鱼,指江南的美食。
  • 理归鞅:整理行装准备回家。

翻译

夏日的炎热在黄昏时分达到顶点,回旋的风带来了些许凉意。我沿着曲折的池塘行走,静静地坐在这华丽建筑的宽敞之处。天空高远,积聚的云层散开,水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鸟儿轻快地飞过,台阶上的虫子发出唧唧的鸣叫。为何我还在京城停留,屡次错过了山林和溪谷的美景。江南有美味的莼菜和鲈鱼,我应当整理行装,准备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黄昏时分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厌倦。诗中“大火直初昏,回飙荐微爽”描绘了夏日的热烈与夜晚的凉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文通过对曲池、华构、圆魄等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江南美食和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