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召留别诸友
用世非拙迂,白首在山林。
诗书况久辍,礼乐非所任。
王事忽相縻,遂令违我心。
迢迢适西道,恻恻辞东岑。
中田泽雉雊,古木鸧鹧吟。
所亲亦胡越,耿耿辰与参。
愁来一回首,涕下徒沾襟。
终当返田里,灌园希汉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赴召:应召前往。
- 用世:在世间有所作为。
- 拙迂:笨拙而迂腐。
- 礼乐:古代的礼仪和音乐,常用来指代文化修养。
- 相縻:相互牵绊。
- 恻恻:悲伤的样子。
- 泽雉:生活在水泽边的野鸡。
- 鸧鹧:一种鸟,这里指其鸣叫声。
- 耿耿:明亮,这里指星辰。
- 辰与参:星宿名,辰星和参星。
- 灌园:浇灌园地,指田园生活。
- 希汉阴:希望像汉阴的隐士一样生活。
翻译
我并非因为笨拙和迂腐才在世间无所作为,而是因为年老选择隐居山林。长久以来,我已不再研读诗书,对于礼乐之事也感到力不从心。然而,王事突然将我牵绊,使我违背了自己的心愿。我踏上了遥远的西行之路,悲伤地告别了东方的山岭。田野中的野鸡在鸣叫,古树上的鸟儿在吟唱。我的亲友们也如同星辰般遥远,明亮而难以触及。忧愁中我回头望去,泪水不由自主地沾湿了衣襟。最终,我还是会返回田园,像汉阴的隐士一样,过着浇灌园地的宁静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贝琼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诗中,“用世非拙迂,白首在山林”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并非无能,而是选择了隐居,又透露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后文通过“王事忽相縻”和“终当返田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