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香奁八咏黛眉颦色

· 贝琼
发乱朝新沐,兰汤试手慵。 年衰空自洁,人远为谁容。 花委随飞凤,水动浴蟠龙。 到地青丝滑,掩月黑云浓。 向日晞初薄,临风绾更松。 休疑华山女,此地复相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拟香奁八咏:模仿古代女子梳妆的八种情景。
  • 黛眉: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这里指眉毛。
  • 颦色:皱眉的表情。
  • 兰汤:用兰花泡制的水,古代用于沐浴。
  • :懒散,懒洋洋的样子。
  • 委随:随风飘动。
  • 飞凤:比喻美丽的女子。
  • 蟠龙:盘曲的龙,比喻水波纹。
  • 到地:指眉毛的末端。
  • 青丝:比喻女子的头发。
  • 掩月:遮住了月亮,形容黑云浓密。
  • :晒干。
  • :盘绕,这里指头发盘起。
  • 华山女:传说中的美女,这里泛指美丽的女子。

翻译

头发凌乱,早晨刚洗完,用兰花水懒洋洋地试着整理。 年纪虽大,但依然保持清洁,只是不知为谁打扮。 花儿随风飘动,如同飞翔的凤凰,水波荡漾,像蟠龙在水中游动。 眉毛的末端,青丝般柔滑,黑云般浓密,遮住了月亮。 太阳初升时,头发轻轻晒干,风吹过,盘起的头发更加松散。 不要怀疑,这里又遇见了如华山女般的美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晨起梳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慵懒与自洁。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飞凤”、“蟠龙”等,增强了画面的美感。末句提及“华山女”,既增添了神秘感,又暗示了女子的美丽非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女子对美的追求和对自我形象的珍视。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