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京师二首
茑萝附公柏,枝叶固相因。
行子恋俦匹,况遇同乡亲。
北风起河梁,日暮多飞尘。
携手同车归,驾言西适秦。
道远长渴饥,客子怀苦辛。
仰瞻天汉流,夜永不得晨。
骖马媚其曹,鸣雁各求群。
明星出东方,照见车下人。
夙兴即往道,登彼高路津。
还顾望京邑,怆焉何所陈。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茑萝(niǎo luó):一种藤本植物,常用来比喻依附。
- 公柏:指高大的柏树,比喻有权势的人。
- 俦匹(chóu pǐ):同伴,伴侣。
- 河梁:桥梁。
- 驾言:驾车。
- 天汉:银河。
- 骖马(cān mǎ):古代指驾车的马。
- 明星:指启明星,即金星。
- 京邑:京城。
翻译
茑萝依附在高大的柏树上,它们的枝叶紧密相连。作为旅行者,我留恋我的同伴,更何况他们还是我的同乡。北风在桥梁上吹起,日暮时分尘土飞扬。我们手牵手一同乘车归去,驾车向西前往秦地。道路遥远,常常感到饥渴,作为客子的我心中充满了苦楚和辛劳。仰望银河流动,夜深了,天还未亮。驾车的马儿与同伴亲昵,鸣叫的雁群各自寻找同伴。启明星从东方升起,照亮了车下的人。一大早便踏上旅程,登上那高高的路途。回头望向京城,心中充满了悲伤,不知该如何表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茑萝与公柏的比喻,表达了依附与归属的渴望。诗中北风、飞尘、银河等自然景象,加深了旅途的艰辛与夜晚的孤寂。明星的出现象征着希望,但回望京城时的怆然,又透露出深深的乡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李梦阳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