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西林闻警柬何人止

· 邝露
客里流光阅九春,西山鸾鹤自为邻。 卧同干木非藩魏,笑却新垣欲帝秦。 内地弄兵皆赤子,隔河专阃半清人。 龙蛇歌罢愁无赖,谁念飘零折角巾。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干木:人名,段干木,战国时魏国人,隐居不仕,魏文侯曾给予很高的礼遇。在这里,干木代表隐士。
  • :保卫,这里作动词用。
  • :战国时期的魏国。
  • 新垣:指新垣平,汉文帝时的方士,后因欺诈被处死。这里借指欺诈者。
  • 帝秦:战国时,赵、魏、韩、燕、齐五国诸侯曾准备共同尊秦王为帝,此处用以讽刺投降派。
  • (kǔn):指统兵在外的将帅。
  • 清人:这里指明兵,明朝的军队本应是自己的军队,但当时的情况复杂,作者用“清人”的称呼暗示了一种别样的情感。

翻译

在异乡已经度过了九个春天,在西林这个地方与西山的鸾鹤为邻。我像段干木那样隐居,并非为了保卫魏国,而是对那些像新垣平那样企图投降秦国的人感到可笑。内地战乱,那些起兵的都是百姓,而隔河统兵的将领中有一半是自己人(这里暗示了内部的矛盾和复杂情况)。唱完《龙蛇歌》后心中忧愁无奈,谁会怜悯我这个漂泊异乡、处境困顿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复杂情感和对时势的忧虑。首联通过描绘自己在异乡的时光和与自然为邻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颔联借干木和新垣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坚守节操和对投降派的不屑。颈联反映了当时内地战乱的情况以及内部的矛盾,显示出诗人对局势的担忧。尾联以《龙蛇歌》为引,抒发了自己的无奈和忧愁,以及对自身漂泊境遇的感慨。整首诗用典恰当,寓意深刻,语言凝练,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

邝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