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

· 邝露
谁殿湘沅九畹芳,蕙兰凋尽撷嫣香。 汉滨雪净明珰解,雒浦波微玉佩将。 桂女霓衣纷月户,灵娥锦瑟寄穷桑。 涂黄莫认梅花额,恐有瑶姬妒寿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沅(xiāng yuán):湘江和沅江,在今湖南省境内。
  • 九畹(jiǔ wǎn):后世为兰花的典实。
  • 蕙兰:一种香草,常见于诗词中,象征美好、高洁。
  • 珰(dāng):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 雒(luò)浦:洛水之滨。
  • 玉佩: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 桂女:传说中住在月中的仙女。
  • 霓衣:指仙人所穿的彩色衣服。
  • 月户:指月宫。
  • 灵娥:仙女。
  •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古代弦乐器。
  • 穷桑:传说中的神树,这里也可能代指遥远的地方。
  • 涂黄:在额上涂黄色,为古代的一种装饰。
  • 瑶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巫山神女。
  • 寿阳:这里可能代指寿阳公主,传说她曾因梅花落在额上而留下装饰。

翻译

是谁在这湘江沅江之地胜过那九畹的兰花香,当蕙兰都凋零后,唯有采摘那娇艳的水仙花香。汉水之滨的冰雪纯净,如同明珰卸下般明亮,洛水之畔的波浪微小,仿佛要送上玉佩一般。月宫中的桂女穿着纷丽的霓虹衣裳,灵娥弹奏着华美的锦瑟寄情于遥远的穷桑之地。不要把额上的涂黄误认为是梅花的痕迹,恐怕会有瑶姬嫉妒那如寿阳公主般的美貌。

赏析

这首诗以水仙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水仙花的香气、姿态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营造出一种神秘、优美的意境。诗中用湘江沅江的兰花凋零来衬托水仙花的嫣香,突出了水仙花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借助汉滨、雒浦等地的景象以及桂女、灵娥等神话人物,为水仙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最后,诗人提到涂黄莫认梅花额,恐有瑶姬妒寿阳,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又从侧面赞美了水仙花的美丽足以引起他人的嫉妒。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深远,将水仙花的美丽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