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 贝琼
楼台十二近蓝桥,帘幕重遮半面娇。 洛浦有神通子建,天坛无意会文箫。 仙衣雪皎裁蝉翼,宝髻云松插凤翘。 月落红寒春梦断,相思空寄海门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蓝桥:传说中仙人裴航遇仙女云英的地方,这里指仙境。
  • 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洛神居住的地方。
  • 子建:指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作《洛神赋》。
  • 天坛: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这里指仙境中的高台。
  • 文箫:指文采斐然的箫声。
  • 蝉翼:形容衣服轻薄如蝉翼。
  • 凤翘:凤凰形状的发饰。
  • 海门:指海口,这里比喻思念之深,如同海潮般汹涌。

翻译

楼台高耸,仿佛近在蓝桥仙境,帘幕重重,半遮半掩着佳人的娇颜。 洛水之滨,洛神的神韵与子建相通,天坛之上,无意间与文采斐然的箫声相会。 仙子衣裳洁白如雪,轻薄如蝉翼,宝髻松散,插着凤凰形状的发饰。 月落时分,红颜感受着寒意,春梦已断,相思之情只能寄托于海门潮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爱情画面,通过楼台、帘幕、洛浦、天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仙衣雪皎裁蝉翼,宝髻云松插凤翘”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子的服饰与发饰,展现了其超凡脱俗之美。结尾“月落红寒春梦断,相思空寄海门潮”则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将情感寄托于海潮,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