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韭轩

· 贝琼
三韭行厨亦浪誇,傍人犹笑庾郎奢。 春宵翠截山中叶,腊月黄分雪后芽。 野饭犹能留上客,侯鲭岂复到贫家。 盘中一箸青丝细,绝胜芜菁散作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韭:指三种韭菜,这里泛指多种韭菜。
  • 行厨:指外出时携带的食品。
  • 浪誇:过分夸耀。
  • 庾郎:指庾信,南朝文学家,以奢侈著称。
  • 春宵:春天的夜晚。
  • 翠截:翠绿的韭菜。
  • 山中叶:指山中生长的韭菜叶。
  • 腊月:农历十二月。
  • 黄分:黄色的部分,指韭菜的花。
  • 雪后芽:雪后新长出的韭菜芽。
  • 野饭:野外的饭菜。
  • 上客:尊贵的客人。
  • 侯鲭:指贵族的佳肴。
  • 贫家:贫穷的家庭。
  • 盘中一箸:盘中的一筷子。
  • 青丝:形容韭菜的细长。
  • 芜菁:一种蔬菜,形状似萝卜。
  • 散作花:形容芜菁开花的景象。

翻译

外出携带的三种韭菜虽然被夸耀,但旁人还是嘲笑庾信的奢侈。春天的夜晚,山中翠绿的韭菜叶被割下,腊月里,雪后黄色的韭菜花被采摘。野外的饭菜还能招待尊贵的客人,但贵族的佳肴岂能到达贫穷的家庭。盘中那一筷子细长的韭菜,绝对胜过芜菁开花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韭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奢华生活的批判。诗中“三韭行厨”与“庾郎奢”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韭菜和芜菁的比较,进一步强调了简单生活中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