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定南宗佐四明大慈寺

· 贝琼
伏龙罗汉无人识,万里如云倏南北。 南北山川不可穷,云去云来自无迹。 朝辞凤阙向东湖,身乘一叶秋江芦。 东湖何处更求我,白云去尽青山孤。 开楼夜看山头月,月色湖光射冰雪。 四明太白相峥嵘,天地虚空一毫发。 老夫漂泊悲蓬根,相逢已契三生魂。 人开火宅不可住,他年听法来松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龙罗汉:佛教中的护法神,此处可能指某位高僧或修行者。
  • (shū):迅速,突然。
  • 凤阙:古代宫殿的别称,象征皇权。
  • 一叶秋江芦:比喻小船在秋天的江面上,如同一叶芦苇。
  • 三生魂: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 火宅:佛教用语,比喻世俗的烦恼和苦难。

翻译

伏龙罗汉无人识,万里如云倏忽南北。南北的山川无法穷尽,云去云来自无踪迹。早晨离开皇宫向东湖出发,身乘一叶小舟在秋天的江面上。东湖何处更求我,白云去尽后只剩下孤立的青山。开楼夜看山头月,月色湖光映射出冰雪般的光辉。四明山和太白山相互峥嵘,天地之间仿佛只有一根毫发。老夫漂泊如蓬根,相逢已契合三生之缘。人间火宅不可久住,他年我将在松门听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皇宫,乘舟游历山水间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伏龙罗汉”、“三生魂”等佛教意象,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和超脱感。通过“云去云来”、“月色湖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