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十三首

人道宁有异,天命亦何穷。 礼始经夫妇,由为万世宗。 荒哉楚襄王,浪迹阳台中。 神姝那可御,梦寐空情浓。 海水三千丈,巫山十二重。 朝云何处在,暮雨莫相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难道。
  • :不同。
  • 天命:天意,命运。
  • :尽头。
  • 礼始:礼仪的开始。
  • :规范,管理。
  • 夫妇:夫妻。
  • :根源,基础。
  • :荒唐,荒谬。
  • 楚襄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君王,传说中与巫山神女有情。
  • 浪迹:漫无目的地游荡。
  • 阳台:传说中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的地方。
  • 神姝:指巫山神女,传说中的美女。
  • :接近,亲近。
  • 梦寐:梦中。
  • 空情浓:空有浓烈的情感。
  • 朝云:早晨的云,这里指巫山神女的化身。
  • 暮雨:傍晚的雨,这里也指巫山神女的化身。
  • 相从:跟随,相伴。

翻译

人的命运难道有什么不同吗?天意又怎会有尽头。礼仪的开始规范了夫妻关系,这是万世不变的宗法。楚襄王的行为多么荒唐,他在阳台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巫山神女那般美丽,却难以亲近,只能在梦中空有浓烈的情感。海水深达三千丈,巫山高耸十二重。早晨的云在哪里,傍晚的雨不要跟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传说的引用,探讨了人的命运和天意的主题。诗中,“人道宁有异,天命亦何穷”一句,提出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质疑。后文通过对楚襄王荒唐行为的描写,以及对巫山神女无法亲近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捉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传说的现代诠释,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