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倪云林画

· 贝琼
云林先生老更迂,酒酣落笔元气俱。 沧洲赤县随意扫,不学徐熙没骨图。 沉犀石带波涛润,石上烟梢势千仞。 参天古木蛟龙僵,赤叶已脱荆门霜。 北风萧萧白日暮,相偶应知不相附。 丹山之羽何时来,会待春色阴厓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ū):古怪,不合时宜。
  • 酒酣:饮酒到兴致高昂的状态。
  • 元气:指人的精神,生命力。
  • 沧洲:古代指边远之地。
  • 赤县:指中国。
  • 徐熙:宋代画家,擅长没骨画法。
  • 没骨图:一种不使用线条勾勒,直接用色彩渲染的画法。
  • 沉犀: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可能指画中的动物。
  • 石带:石头上的纹理。
  • 波涛润:形容石头纹理如波涛般润泽。
  • 烟梢:指画中树木的枝梢。
  • 千仞:形容极高。
  • 参天:高耸入云。
  • 蛟龙僵:形容树木古老,如同僵硬的蛟龙。
  • 赤叶:红色的叶子。
  • 荆门霜:荆门地区的霜,这里可能指画中的景象。
  • 萧萧:风声。
  • 相偶:相伴。
  • :依附。
  • 丹山之羽:可能指某种鸟类。
  • 阴厓:山崖的阴面。

翻译

云林先生年纪越大,性格越古怪,饮酒到兴致高昂时,他的笔下充满了生命力。他随意地在画布上描绘边远之地和中国的景色,不学徐熙那种不使用线条的没骨画法。画中的石头纹理如波涛般润泽,石上的树梢如烟雾般飘渺,高达千仞。高耸入云的古树如同僵硬的蛟龙,红色的叶子已经脱落,仿佛荆门地区的霜降。北风萧萧,白日将暮,画中的景物相伴却又不相依附。那丹山的鸟儿何时会来,或许要等到春回大地,山崖的阴面再次回春。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云林先生晚年更加古怪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描绘了云林先生酒酣时创作的画作,其画风自由奔放,不拘泥于传统技法,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云林先生艺术才华的钦佩,以及对其作品中蕴含的深邃意境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云林先生画作的生动与诗意。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