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荅(dá):答。
- 太仆储公:指太仆寺的储公。太仆寺是古代官署名,掌管皇帝的车马和畜牧事务。
- 淮海先生:对某位先生的尊称,可能指来自淮海地区的学者或官员。
- 海鹤姿:形容人的风度高雅,如海鹤般超凡脱俗。
- 鬓成丝:形容头发花白,显老态。
- 文雅:指文采和礼仪。
- 孙阳: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这里比喻识才之人。
- 遇马:指遇到好马,比喻遇到贤才。
- 安石:指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谢安,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 偃蹇(yǎn jiǎn):形容树木枝条弯曲,这里比喻人才被埋没。
- 旅病:旅途中的疾病。
- 故国思:对故乡的思念。
翻译
淮海先生,您如海鹤般的风姿,为何近年来鬓发已成丝? 国家的安危未来还需依靠您这样的贤才,您的文雅已是我学习的榜样。 即使有孙阳那样的相马专家,也难以遇到千里马,谁说谢安只会下棋? 桂树枝条弯曲,空留山中,我这旅途中生病的人,在春天里更加思念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李梦阳对太仆寺储公的答谢之作,表达了对储公的尊敬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中,“淮海先生海鹤姿”一句,既赞美了储公的高雅风度,又暗含对其年事已高的关切。后文通过对“孙阳”、“安石”的比喻,表达了对储公才能的认可和对人才难得的感慨。结尾的“桂枝偃蹇空山里,旅病逢春故国思”则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