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神人有夸父,追日极奔走。 穷力在虞渊,斯志终见负。 渴饮河渭枯,涓滴亦无有。 弃杖为邓林,空传百世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夸父:古代神话人物,传说中追逐太阳的勇士。
  • 虞渊: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为日落之处。
  • 河渭:指黄河和渭水,古代中国两大河流。
  • 涓滴:形容水流极细小。
  • 邓林:传说中夸父死后,其杖化为的森林。

翻译

传说中有位神人名叫夸父,他追逐太阳,极力奔跑。 他竭尽全力到达了虞渊,但最终未能实现他的志向。 他渴得喝干了黄河和渭水,连一滴水也没有留下。 他抛弃的杖化为邓林,这些故事空传了百世之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古代神话人物夸父的故事,表达了人类追求目标时的坚韧与无奈。夸父追逐太阳的壮举,象征着人类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而最终未能成功的结局,则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鸿沟。诗中“渴饮河渭枯,涓滴亦无有”描绘了夸父的绝望与无力,而“弃杖为邓林”则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留下了夸父不朽的传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夸父故事的重新诠释,引发读者对人生追求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