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金陵江口阻潮

匹马出金陵,冠盖杂途拥。 日落到江东,官舍颇清迥。 秋月当窗明,永夜霜气重。 孤榻不成眠,一雁度寒陇。 舣船欲渡江,潮势兼天涌。 须臾波浪平,百橹相曳踵。 呕哑响中流,举目神骇悚。 安得在周行,我命若胶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盖:指官员的服饰和车盖,这里代指官员。
  • 清迥:清静而遥远。
  • 永夜:长夜。
  • 孤榻:孤独的床榻。
  • 舣船:停泊的船只。
  • 兼天涌:形容波浪汹涌,似乎要涌到天上去。
  • 曳踵:拖着脚跟,形容行走困难。
  • 呕哑:形容船橹划水的声音。
  • 骇悚:惊恐。
  • 周行:周游四方。
  • 胶巩:坚固如胶。

翻译

独自一人骑马离开金陵,沿途官员的车马络绎不绝。太阳落山时到达江东,官舍显得清静而遥远。秋天的月亮透过窗户明亮地照耀,长夜中霜气沉重。孤独的床榻上难以入眠,一只大雁飞过寒冷的田野。停泊的船只想要渡江,但潮水汹涌似乎要涌到天上。不久波浪平息,百艘船只拖着脚跟相互牵引。船橹划水的声音在河中回响,举目四望,心中感到惊恐。真希望能在四方周游,我的命运如同坚固的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离开金陵,途中遭遇潮水阻隔的情景。诗中通过“冠盖杂途拥”、“秋月当窗明”等句,展现了旅途的繁忙与夜晚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半部分则通过“舣船欲渡江,潮势兼天涌”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潮水的汹涌,以及船只在波浪中的艰难前行,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险的感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周游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无奈,体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