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极三首思元极

· 元结
天旷莽兮杳泱茫,气浩浩兮色苍苍。上何有兮人不测,积清寥兮成元极。 彼元极兮灵且异,思一见兮藐难至。思不从兮空自伤,心慅?兮意惶懹。 思假翼兮鸾凤,乘长风兮上羾。揖元气兮本深实,餐至和兮永终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泱茫(yǎo yāng máng):形容天空深远无边。
  • 清寥:清澈而寂静。
  • 慅?(sāo sè):忧愁不安的样子。
  • 惶懹(huáng ráng):恐惧而心神不宁。
  • (gòng):飞至。
  • 揖元气:吸取天地间的精气。
  • 至和:极为和谐的状态。

翻译

天空辽阔无垠,深远而迷茫,气息浩荡,色彩苍茫。天之上有什么,人们无法测度,积累的清澈寂静构成了元极。 那元极之地灵异非凡,我渴望一见却遥不可及。思绪无法追随,只能空自悲伤,心中忧愁不安,意念恐惧而心神不宁。 我渴望有鸾凤之翼,乘着长风飞向高空。吸取天地间的精气,本源深厚实在,享受至和之境,终日如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宇宙深邃和元极之地的向往与思考。诗中,“天旷莽兮杳泱茫”等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天空的辽阔与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无限的敬畏与好奇。后文通过对“元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超越凡尘的灵异之地的向往,以及对无法触及的无奈与悲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元结

元结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