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秋色清,河影淡,深户烛寒光暗。绡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 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新月上,薄云收,映帘悬玉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绡幌(xiāo huǎng):薄纱制成的帷幕。
  • 博山:古代一种香炉的名称,形似山,故名。
  • 香炷(xiāng zhù):点燃的香。
  • 蛩(qióng):蟋蟀。
  • 霜华:霜花。
  • 玉钩:形容新月如钩。

翻译

秋天的色彩清澈,银河的影子淡淡,深邃的房间里烛光冷寒,光线昏暗。薄纱的帷幕碧绿,锦缎的被子鲜红,博山香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

更漏声声,如泣如诉,蟋蟀的鸣叫凄切,满院子的霜花洁白如雪。新月缓缓升起,薄云渐渐散去,月光透过帘幕,宛如悬挂的玉钩。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秋夜景象。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秋色清”与“河影淡”形成色彩上的对比,“绡幌碧”与“锦衾红”则通过色彩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后句中的“博山香炷融”则通过嗅觉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更漏声和蟋蟀鸣叫的描写,加深了秋夜的静谧与凄凉。结尾处“新月上,薄云收,映帘悬玉钩”则以月光的美景作为收束,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感受。

毛熙震

五代时人。仕后蜀。孟昶广政时官秘书。通书画。工词,《花间集》收其作。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