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古离别

· 王适
昔岁惊杨柳,高楼悲独守。今年芳树枝,孤栖怨别离。 珠帘昼不捲,罗幔晓长垂。苦调琴先觉,愁容镜独知。 频年雁度无消息,罢却鸳文何用织。夜还罗帐空有情,春著裙腰自无力。 青轩桃李落纷纷,紫庭兰蕙日氛氲。已能憔悴今如此,更复含情一待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昔岁:去年。
  • 惊杨柳:指春天杨柳发芽,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高楼:指女子居住的地方。
  • 孤栖:孤独地居住。
  • 怨别离:怨恨离别。
  • 珠帘:装饰有珠子的帘子。
  • 罗幔:轻薄的丝织帷幕。
  • 苦调:悲伤的曲调。
  • 琴先觉:琴声能预感到(悲伤)。
  • 愁容:忧愁的面容。
  • 镜独知:只有镜子知道(女子的愁容)。
  • 频年:连续几年。
  • 雁度:雁南飞,常用来比喻书信或消息。
  • 鸳文:指绣有鸳鸯图案的织物,常用来象征夫妻恩爱。
  • 罗帐:轻薄的帐幕。
  • 春著裙腰:春天穿着裙子的腰身。
  • 青轩:青色的窗户。
  • 桃李:桃树和李树,这里指它们的果实。
  • 紫庭:紫色的庭院。
  • 兰蕙:兰花和蕙草,都是香草。
  • 氛氲:香气浓郁。
  • 憔悴:形容人因忧愁或疾病而变得瘦弱。
  • 含情:怀着情感。

翻译

去年春天,我为杨柳的发芽感到惊喜,但高楼上的我却因孤独而悲伤。今年,芳香的树枝依旧,我却孤独地怨恨着离别。珠帘白天不卷起,罗幔在早晨长长地垂下。悲伤的曲调,琴声先知,忧愁的面容,只有镜子知晓。连续几年,雁南飞却无消息传来,我停止了织绣鸳鸯的图案,又有何用?夜晚回到罗帐,空有情意,春天穿着裙子的腰身,自感无力。青色的窗户下,桃李的果实纷纷落下,紫色的庭院中,兰花和蕙草的香气浓郁。如今我已如此憔悴,却仍怀着情感,等待着你的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春景,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深深怨恨和对远方情人的无尽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珠帘”、“罗幔”、“苦调”、“愁容”等,来描绘女子的孤独与忧愁。同时,通过“雁度无消息”和“罢却鸳文”等细节,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无助和期盼。最后,以“青轩桃李”和“紫庭兰蕙”的春景,反衬出女子的憔悴与坚持,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等待。

王适

唐幽州人。官至雍州司功参军。武则天时求高才,唯适与刘宪等四人入第二等。见陈子昂《感遇》诗,曰:“是必为海内文宗矣!”乃请交于子昂。有集。 ► 6篇诗文

王适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