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言怀

· 王适
独坐年将暮,常怀志不通。 有时须问影,无事却书空。 弃置如天外,平生似梦中。 蓬心犹是客,华发欲成翁。 迹滞魂逾窘,情乖路转穷。 别离同夜月,愁思隔秋风。 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 时来不可问,何用求童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蜀中:指四川一带。
  • 言怀:表达内心的感慨。
  • 年将暮:指年纪已大,接近晚年。
  • 志不通:志向无法实现。
  • 问影:对着影子自问,形容孤独无助。
  • 书空:在空中写字,形容无聊或心不在焉。
  • 弃置:被抛弃,不被重用。
  • 蓬心:形容心情不定,如飞蓬般飘摇。
  • 华发:花白的头发,指年老。
  • 迹滞:行踪受阻,无法前进。
  • 魂逾窘:心灵感到极度窘迫。
  • 情乖:情感不顺,不如意。
  • 路转穷:道路走到尽头,比喻处境艰难。
  • 别离:分离。
  • 愁思:忧愁的思绪。
  • 颜驷:指颜回和驷马,比喻贤人与良马,这里指老少皆悲。
  • 盈虚:盛衰,得失。
  • 翟公:指春秋时期的翟璜,因其家族多才,后世用以比喻家族兴衰。
  • 时来:时机到来。
  • 童蒙:年幼无知的人,这里指求助于无知之人。

翻译

独自坐着,岁月已近晚年,常常怀念那些未能实现的志向。 有时候,我对着自己的影子自问,无事时则在空中胡乱写字。 被抛弃的感觉如同置身天外,一生仿佛都在梦中度过。 心情如同飘摇的飞蓬,仍是客居他乡,白发渐生,即将成为老翁。 行踪受阻,心灵感到极度窘迫,情感不顺,处境越来越艰难。 与亲人分离如同夜晚的月亮,忧愁的思绪隔着秋风。 老少皆悲,如同颜回和驷马,得失盛衰,我从中领悟到翟公家族的兴衰。 时机到来时,我无法询问,何必求助于无知之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蜀中孤独晚年的心境,以及对未竟志向的深深怀念。诗中运用了“问影”、“书空”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通过对“弃置”、“蓬心”、“华发”等词语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王适

唐幽州人。官至雍州司功参军。武则天时求高才,唯适与刘宪等四人入第二等。见陈子昂《感遇》诗,曰:“是必为海内文宗矣!”乃请交于子昂。有集。 ► 6篇诗文

王适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