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 皎然
吴缣楚练何白皙,居士持来遗禅客。 禅客能裁漉水囊,不用衣工秉刀尺。 先师遗我式无缺,一滤一翻心敢赊。 夕望东峰思漱盥,昽昽斜月悬灯纱。 徙倚花前漏初断,白猿争啸惊禅伴。 玉瓶徐泻赏涓涓,溅著莲衣水珠满。 因识仁人为宦情,还如漉水爱苍生。 聊歌一曲与君别,莫忘寒泉见底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漉水囊(lù shuǐ náng):古代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布袋。
  • 吴缣楚练:指吴地的细绢和楚地的精练布料,这里泛指精美的织物。
  • 白皙(bái xī):形容颜色洁白。
  • 禅客:指修行禅宗的人。
  • 衣工:指制作衣物的工匠。
  • (shē):这里指期待、希望。
  • 漱盥(shù guàn):漱口洗手,指清洁身体。
  • 昽昽(lóng lóng):形容月光微弱。
  • 徙倚(xǐ yǐ):徘徊,停留。
  • 莲衣:指莲叶,因其形状似衣,故称。
  • 宦情:指做官的心情或经历。

翻译

吴地的细绢和楚地的精练布料是多么洁白,居士拿来赠送给禅宗修行者。禅宗修行者能够自己裁制漉水囊,不需要衣物的工匠拿着刀尺来制作。先师留下的样式完整无缺,每一次过滤翻转都让人心怀期待。夜晚望着东峰,思绪飘向清洁自身,微弱的月光透过灯纱斜挂。在花前徘徊,时间已过,白猿争相啸叫,惊动了禅修的同伴。玉瓶缓缓倾泻,赏赐涓涓细流,溅到莲叶上,水珠满满。由此知晓仁者做官的心情,就像漉水一样爱护众生。姑且唱一首歌与你告别,别忘了寒泉清澈见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修者在春夜中的静思与修行生活。通过“漉水囊”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对纯净生活的追求和对先师教诲的尊重。诗中“吴缣楚练”与“漉水囊”的对比,突显了禅修者对物质简朴与精神纯净的重视。月光、花前、白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结尾的“寒泉见底清”则是对清廉正直官风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仁政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