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四首

· 王勃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 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拼音

译文

久在异乡漂泊做客,今年又逢闰月;在他乡与故人分别,心头的凄凉又增几分。 此情此景,催人泪下,谁还忍心张望那滚滚征尘呢?

注释

馀闰,闰月。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闰九月,此时王勃客游巴蜀。诗当作于此时。

这是《别人》组诗的第一首。这组小诗是诗人在客游巴蜀後期,记叙他与友人分别,抒发了诗人心头不断增浓的思乡怀亲之情。基调低沉,充满悲凉气氛,但较有深度,是作者心底感情的自然流露。

赏析

这首诗写得平淡自然而又情真意切。 开头两句强调诗人此时的处境,久客又是他乡,让人很容易想起杜甫的《登高》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只是杜甫是“百年多病独登台”,而王勃是在“他乡别故人”,虽然处境不像杜甫那样悲惨凄凉,但无疑也让人伤感万分,正如鲍照的《代东门行》诗句“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当想到前方征途漫漫,困难重重,诗人更增添了几分愁苦、悲伤,“自然堪下泪”正是诗人此时心情的真实流露。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感情真挚深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馀闰:指闰月。
  • 征尘:指旅途的尘土,这里借指旅途。

翻译

长久客居在外又遇到了闰月,在他乡与故人分别。自然而然就足以让人落下眼泪,谁又忍心望着那离去时扬起的征尘呢。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久客他乡与故人分别时的悲伤情感。“久客”突出了离家时间之长,“逢馀闰”更增添了一种特殊的时光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与故人分别,那种离愁别绪愈发浓烈。“自然堪下泪”直接表达了悲伤得情不自禁落泪的状态,而“谁忍望征尘”则写出了不忍目睹故人远去的那种眷恋和不舍。语言简洁朴实,情感真挚深沉。

王勃

王勃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