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释
铙(náo):古代军中用以止鼓退军的乐器。青铜制,体短而阔,盛行于商代。也指一种打击乐器。形制与钹相似,唯中间隆起部分较小,其径约当全径的五分之一。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大小相当的铙与钹,铙所发的音低于钹而馀音较长。
铙吹: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
使君:尊称州郡长官。
郭门:外城的门。唐·韩愈《过南阳》诗:“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临川:今属江西。
康乐侯: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宋书·谢灵运传》:“(灵运)袭封康乐公,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江: 青黑色的江水,形容江水深且清澈。
- 黄鹤楼: 历史名楼,在湖北武汉,传说是仙人乘鹤飞升的地方。
- 朱阑: 指红色的栏杆,古代宫殿或楼阁的装饰。
- 粉堞: 白色的城墙,古代城池常用白色涂料粉刷。
- 铙吹: 古代的一种军乐,也用于庆典。
- 夏口: 古地名,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附近。
- 使君: 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郭门: 城门外,泛指城周边的门。
- 枫岸: 枫树生长的河岸。
- 候吏: 守候迎接官员的吏员。
- 芦洲: 长满芦苇的水边之地。
- 临川郡: 古代郡名,位于今江西抚州市一带。
- 康乐侯: 康乐,晋代谢灵运的别号,这里用来赞美对方的才德。
翻译
城下的江水波光粼粼,江边那座古老的黄鹤楼矗立。 红色的栏杆与洁白的城墙相映,倒映在江水中,悠然自得。 热闹的军乐声从夏口传来,太守大人高居其上。 城门外,枫树林依偎着城郭,迎候官员的吏员匆忙走向芦苇丛生的小岛。 这情景多么像当年的临川郡,康乐侯般的您又来此地,劳心劳力。
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敬意的送别画面,以黄鹤楼、沧江等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康太守的威仪和地方风土。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朱阑将粉堞"和"铙吹发夏口",既渲染了环境的典雅,又表达了对太守的敬仰。通过将康太守比作历史上的康乐侯,暗示了他的才华和高尚品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王维诗歌的典型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