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 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 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纤:指女子纤细柔美的手指。
  • 挑落:弹奏琴弦的动作。
  • 折冰声:形容琴声清脆如冰裂。
  • 韵转清:音韵流转,清澈悦耳。
  • 二五指中:指弹琴时手指的动作。
  • 句塞雁:形容琴声如雁叫,塞外之雁。
  • 十三弦:指古琴的弦数。
  • 啭春莺:形容琴声婉转动听,如春莺啼鸣。
  • 陶室:指陶渊明的居所,借指高雅之地。
  • 偷将妙:暗中学习并掌握精妙之处。
  • 秦楼:指秦地的楼台,借指高雅的场所。
  • 写得成:指创作完成。
  • 无限细腰宫里女:形容宫中女子身材纤细。
  • 就中:其中。
  • :满足,称心。

翻译

女子纤细的手指轻挑琴弦,发出如冰裂般清脆的声音,散入秋日的空气中,音韵流转,清澈悦耳。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舞动,仿佛能引来塞外的雁鸣,而十三根琴弦上,又似乎有春莺在婉转啼鸣。她的琴艺是在高雅之地暗中学得的精妙,而她的曲子则是在秦地的楼台上创作完成的。宫中无数身材纤细的女子中,她的琴声特别能满足楚王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胡琴妓的高超琴艺和她的琴声所带来的美妙感受。通过“玉纤挑落折冰声”和“十三弦上啭春莺”等生动形象的比喻,诗人将琴声的清脆与婉转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展现了琴妓琴艺的高雅与精湛。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宫中女子,突出了琴妓的琴声特别能触动楚王的心弦,表达了音乐与情感的深刻联系。

王仁裕

王仁裕

五代时天水人,字德辇。以文辞知名,事前蜀为翰林学士。后唐庄宗平蜀,仁裕事唐。废帝时,诏书诰命,皆出其手。后晋高祖入立,罢为谏议大夫。后汉高祖时,为兵部尚书。有《开元天宝遗事》等。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