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清上人还舒州

· 皎然
灊人思尔法,楚信有回船。 估客亲宵语,闲鸥偶昼禅。 经声含石潋,麈尾拂江烟。 常说归山意,诛茅庐霍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灊人:指居住在灊山的人,灊山位于今安徽省潜山县。
  • 尔法:指常清上人所传授的佛法。
  • 楚信:楚地的信使或消息。
  • 估客:商人。
  • 宵语:夜晚的谈话。
  • 闲鸥:比喻超然物外的人。
  • 昼禅:白天的禅修。
  • 石潋:石头的潋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麈尾:指麈(zhǔ)的尾巴,古代用作拂尘。
  • 江烟:江面上的雾气。
  • 诛茅:割除茅草,指隐居山林。
  • 庐霍:指隐居的山林。

翻译

灊山的人们思念你传授的佛法,楚地的消息传来你将乘船返回。 商人们在夜晚亲切交谈,超然物外的人偶尔在白天禅修。 经文的声音似乎含着石头的潋滟,麈尾轻拂过江面上的雾气。 你常说有归隐山林的意愿,割除茅草,隐居在庐霍之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常清上人归隐山林的情景,通过灊山人对他的思念、楚地的消息、商人的夜谈、闲鸥的昼禅等细节,展现了上人超脱尘世的形象。诗中“经声含石潋,麈尾拂江烟”一句,以声色并茂的手法,传达出上人禅修时的宁静与深远。结尾的“常说归山意,诛茅庐霍前”则表达了上人归隐山林的坚定决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