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

· 王绩
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氛埃(fēn āi):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 悠哉(yōu zāi):悠闲自在的样子。
  • 子平:人名,可能指某个隐士或友人。
  • 仲叔:人名,可能指另一个隐士或友人。
  • 幽兰:深谷中的兰花,比喻高洁。
  • 独夜:孤独的夜晚。
  • 清琴曲:指清雅的琴声。
  • 桂树:象征高洁。
  • 凌云:高耸入云,比喻志向高远。
  • 浊酒杯:指普通的酒杯,浊酒指未经过滤的酒。
  • 槁项(gǎo xiàng):干枯的脖子,形容衰老。
  • 丹心:赤诚的心。
  • 死灰:熄灭的灰烬,比喻绝望或无生气。

翻译

早已知道山中没有世俗的尘埃,登高望远,日暮时分心中感到悠闲自在。子平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仲叔长久游历,也就不再回来。 在孤独的夜晚,幽兰与清雅的琴声相伴,桂树高耸入云,我举起浊酒杯。干枯的脖子如同枯木,赤诚的心却如同熄灭的死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山里绝氛埃”描绘了山中的清幽,与“登高日暮心悠哉”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后文通过对“子平”和“仲叔”的提及,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士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绝望,尽管身体衰老,但内心的热情已如死灰不复燃,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世事的无奈。

王绩

王绩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125篇诗文

王绩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