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拼音

所属合集

#庐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岳立:像山岳一样耸立。
  • :镇守,这里指庐山雄伟地坐落在南楚之地。
  • 南楚:古代地域名,指今湖南、湖北一带。
  • :阻隔。
  • 九叠:形容山峰重叠。
  • 阴岩:背阴的山岩。
  • :嵩山,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
  • :华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

翻译

庐山像山岳一样耸立在南楚之地,其雄伟的名声天下皆知。五座高峰高耸入云,仿佛阻隔了太阳的光芒,九重山峰翠绿连绵,与云彩相接。夏天的山谷中,雪还未完全融化,背阴的山岩在白昼也显得昏暗不明。只有嵩山和华山,能与庐山这般清峻的山峰相媲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观和独特景致。通过“岳立镇南楚”和“雄名天下闻”,诗人展现了庐山的地理位置和声名远播。诗中“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生动描绘了庐山的高耸与连绵,以及山峰与云彩相接的壮丽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夏谷中的雪和阴岩的昏暗,突出了庐山的清峻之美。结尾提及嵩山和华山,暗示庐山的地位与五岳相当,进一步强调了其非凡的自然魅力。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 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