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虞: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陶唐氏和虞舜,这里代表远古的治世。
- 尼父:即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尼父。
- 潜穴龙无位:比喻贤人隐居而不被重用。
- 幽林兰自生:比喻贤人在野,自然生长,不依赖于世。
- 楚王谋授邑:指楚王想要授予封地。
- 子西:人名,可能是指楚国的大夫。
翻译
远古的陶唐和虞舜的治世已经遥远,只有孔子独自将光明传承。 潜伏的龙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幽深的林中兰花自然生长。 楚王谋划着要授予封地,但这个意图又再次动摇。 在未分别时子西的话语,即使来了又会有什么成就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治世和贤人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失望和对贤人不得志的同情。诗中“陶虞事已远”和“尼父独将明”形成对比,一方面感叹古代治世的遥远,另一方面赞颂孔子传承文化的伟大。后两句则通过“潜穴龙无位”和“幽林兰自生”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贤人不得志的境遇。最后两句则直接反映了楚王政策的反复无常,以及贤人即使有机会也难以有所作为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政治的深刻思考。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
元稹的其他作品
- 《 酬乐天书怀见寄 》 —— [ 唐 ] 元稹
- 《 生春二十首 其二 》 —— [ 唐 ] 元稹
- 《 酬乐天吟张员外诗见寄因思上京每与乐天于居敬兄升平里咏张新诗 》 —— [ 唐 ] 元稹
- 《 酬乐天寄蕲州簟 》 —— [ 唐 ] 元稹
- 《 生春二十首 其三 》 —— [ 唐 ] 元稹
- 《 赠别杨员外巨源 》 —— [ 唐 ] 元稹
- 《 忆醉 》 —— [ 唐 ] 元稹
- 《 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各赋诗予落句云他生莫忘灵山座满壁人名后会稀展共吟他生之句因话释氏缘会所以莫不悽然久之不十日而展公长逝惊悼返覆则他生岂有兆耶其间展公仍赋黄字五十韵飞札相示予方属和未毕自此不复撰成徒以四韵为识 》 —— [ 唐 ] 元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