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

· 皎然
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 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 圣虑多虔肃,斋心合至灵。 占祥刊史竹,筮日数尧蓂。 礼秩加新命,朝章笃理刑。 敷诚通北阙,遗爱在南亭。 苕水思曾泛,矶山忆重经。 清风门客仰,佳颂国人听。 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春郊回驷牡,遥识故林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望祀(wàng sì):古代祭祀山川的一种仪式,远望而祭,故称望祀。
  • 崇周典:尊崇周朝的典章制度。
  • 皇华:皇帝的使者。
  • 紫泥:古代用于封印的紫色泥土,这里指诏书。
  • 会计:这里指管理财政的职责。
  • 玄酒:古代祭祀时当酒用的水。
  • 芳馨(fāng xīn):芳香。
  • 虔肃(qián sù):虔诚严肃。
  • 斋心:斋戒时清心洁身,以示虔诚。
  • 至灵:极其灵验。
  • 占祥:占卜吉凶。
  • 筮日(shì rì):用蓍草占卜选择吉日。
  • 尧蓂(yáo míng):古代传说中尧帝所用的蓍草,后泛指蓍草。
  • 礼秩:礼仪的等级。
  • 敷诚:表达诚心。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大臣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
  • 遗爱:留下的恩惠。
  • 南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苕水(tiáo shuǐ):水名,在今浙江省境内。
  • 矶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清风门客:指高洁的门客。
  • 攀桂:比喻科举及第。
  • 徵文(zhǐ wén):征召文人。
  • 使星:使者的美称。
  • 驷牡(sì mǔ):四匹公马拉的车,指高贵的交通工具。

翻译

望祀山川遵循周朝的典章,皇帝的使者从汉庭出发。 紫泥封印的诏书下达财政管理的命令,清水和芳香之物供奉于祭坛。 圣上的思虑虔诚严肃,斋戒的心意与神灵相通。 占卜吉凶刻在史册的竹简上,用蓍草选择吉日。 礼仪的等级增加新的任命,朝廷的规章更加注重治理刑法。 表达诚心直达北阙,留下的恩惠在南亭。 想起曾泛舟苕水,回忆重游矶山。 清风使得门客敬仰,佳颂让国人聆听。 攀登桂树留下你的月影,征召文人等待使者的星光。 春郊回程乘坐四匹公马拉的车,远远地认出故林的青翠。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参与望祀山川的盛大仪式,以及对朝廷使者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如“紫泥”、“玄酒”、“尧蓂”等,展现了古代礼仪的庄重和神圣。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苕水”、“矶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对故林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也抒发了对自然和家乡的眷恋之情。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