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察谏议叔

· 皎然
东城南陌强经过,怨别无心亦放歌。 明日院公应问我,闲云常在石门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ò):田间的小路。
  • 怨别:因离别而感到悲伤。
  • 院公:指官府中的长官或主人。
  • 石门:指隐居之地,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居所。

翻译

在东城南边的田间小路上勉强经过,虽然心中无心怨恨离别,但还是放声歌唱。明日官府的长官应该会问起我,那里的闲云常常停留在隐士的居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皎然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东城南陌强经过”描绘了诗人勉强行走的场景,而“怨别无心亦放歌”则展现了诗人虽无心怨恨,却仍以歌声表达情感的豁达态度。后两句预想了未来可能的询问,以“闲云常在石门多”暗示了自己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宁静自在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心绪。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