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 皎然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 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岘山(xiàn shān):山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南。
  • 登陟(dēng zhì):攀登。
  • 徒爱:只是喜爱。
  • 仰之:仰望它。
  • 生在重岩侧:生长在险峻的山岩旁边。

翻译

门前就是岘山,却无路可以攀登。 我只是喜爱岘山的高峻,常常仰望它而叹息。 不如松树和桂树,它们生长在险峻的山岩旁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岘山高峻的向往与无奈。诗中,“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描绘了诗人面对近在咫尺却无法攀登的岘山时的无奈心情。后两句“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岘山的深切喜爱和无法亲近的遗憾。最后,诗人以松桂自比,表达了自己宁愿如松桂般生长在险峻之地,也不愿徒有向往而无法实现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