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颜使君真卿登岘山送张侍御严归台

· 皎然
岘首千里情,北辕自兹发。 烟霞正登览,簪笔限趋谒。 黄鹤望天衢,白云归帝阙。 客心南浦柳,离思西楼月。 留赏景不延,感时芳易歇。 他晨有山信,一为访林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岘首:岘山之巅。岘山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
  • 北辕:北行的车。
  • 烟霞:指山水景色。
  • 簪笔:古代官员朝见时,将笔插在帽子上,以备记事,这里指准备记录美景。
  • 趋谒:前往拜见。
  • 天衢:天空中的大道,比喻朝廷或京城。
  • 帝阙:皇宫的大门,也指京城。
  • 南浦:泛指南面的水边。
  • :常用来象征离别。
  • 西楼:泛指西边的楼阁。
  • :常用来象征思念。
  • 留赏:停留欣赏。
  • 感时:感慨时光。
  • 芳易歇:美好的事物容易消逝。
  • 山信:山中的消息或邀请。
  • 林樾:林荫。

翻译

站在岘山之巅,千里情思随之而起,北行的车马从这里出发。 山水景色正宜登高远望,我准备记录下这美景,却不得不前往拜见。 黄鹤飞向天空的大道,白云飘向帝王的宫阙。 我的心情如同南浦的柳枝,离别的思绪如同西楼的月光。 停留欣赏的时间总是短暂,感慨时光流逝,美好的事物容易消逝。 他日若有山中的消息,我定会再次访问这片林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岘山之巅,远眺山水,感慨离别的情景。诗中运用了黄鹤、白云等意象,以及南浦柳、西楼月等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再次访问山林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