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 皎然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 烦襟荡朱弦,高步援绿荑。 爱公满亭客,来是清风携。 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野香袭荷芰,道性亲凫鹥。 禅子顾惠休,逸民重刘黎。 乃知高世量,不以出处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烦襟:烦躁的心情。
  • 朱弦:红色的琴弦,这里指琴。
  • :拿,取。
  • 绿荑:绿色的嫩芽,这里可能指植物的新芽。
  • 滢渟:水清澈的样子。
  • 荷芰:荷花和菱角。
  • 凫鹥:野鸭和鸥鸟。
  • 禅子:修禅的人。
  • 逸民:隐逸的人。
  • 出处:指出仕和隐居。
  • :分离,隔阂。

翻译

柳家的陶暑亭,意境深远难以比拟。 烦躁的心情在琴声中荡涤,高雅地采摘着绿色的嫩芽。 喜爱公满亭中的客人,来时带着清风。 清澈的前溪上,远望古郡的西边。 六月的正中伏天,水轩的气息常显得凄凉。 野外的香气袭人,荷花和菱角间,道人的性情亲近于野鸭和鸥鸟。 禅修者顾及惠休,隐逸者重视刘黎。 由此可知,高世之量,不因出仕或隐居而有所隔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柳家陶暑亭中的清凉景象,通过“烦襟荡朱弦”和“高步援绿荑”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和自然来净化心灵、远离尘嚣的愿望。诗中“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古郡的怀旧之情。末句“乃知高世量,不以出处暌”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推崇,认为真正的品格不应受世俗出仕或隐居的影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