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漫天岭智藏师兰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 元稹
僧临大道阅浮生,来往憧憧利与名。 二十八年何限客,不曾闲见一人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天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应为唐代一处山岭。
  • 智藏师:人名,应为当时的一位高僧。
  • 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意为寂静处,常指僧人修行的地方。
  • 僧云:僧人的自称,意为“僧人我”。
  • 大道:指通往漫天岭的主要道路。
  • 阅浮生:观察世间众生的生活状态。
  • 憧憧:形容往来频繁的样子。
  • 利与名:利益和名声,指人们追求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
  • 何限客:无数的过客。
  • 不曾闲见一人行:从未闲暇地看到一个人独自行走。

翻译

僧人在通往漫天岭的大道上观察着世间众生的生活,看到人们为了利益和名声频繁往来。在这二十八年里,有无数的过客经过这里,但僧人却从未闲暇地看到一个人独自行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僧人在大道上观察众生的场景,反映了唐代社会人们对于名利的热衷和追逐。诗中“憧憧利与名”一句,生动地表现了人们为了名利而忙碌奔波的情景。而“不曾闲见一人行”则表达了僧人对这种世俗追求的淡漠和超脱,同时也暗示了僧人二十八年来一直坚守在兰若修行的决心和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批判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