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禹庙
恢能咨岳日,悲慕羽山秋。
父陷功仍继,君名礼不雠。
洪水襄陵后,玄圭菲食由。
已甘鱼父子,翻荷粒咽喉。
古庙苍烟冷,寒亭翠柏稠。
马泥真骨动,龙画活睛留。
祀典稽千圣,孙谋绝一丘。
道虽污世载,恩岂酌沈浮。
洞穴探常近,图书即可求。
德崇人不惰,风在俗斯柔。
茭色湖光上,泉声雨脚收。
歌诗呈志义,箫鼓渎清猷。
史亦明勋最,时方怒校酋。
还希四载术,将以拯虔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恢能:广泛的能力。
- 咨岳:咨询山岳,指向山神咨询。
- 羽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禹的父亲鲧被封于此。
- 襄陵:洪水泛滥,淹没山陵。
- 玄圭:黑色的玉,古代用于祭祀。
- 菲食:粗劣的食物。
- 鱼父子:指鱼类,比喻百姓。
- 翻荷:翻转荷叶,比喻艰难。
- 苍烟:苍茫的烟雾。
- 翠柏:青翠的柏树。
- 马泥:泥塑的马。
- 龙画:画中的龙。
- 祀典:祭祀的典礼。
- 孙谋:子孙的谋划。
- 污世:污浊的世界。
- 酌沈浮:斟酌轻重,比喻衡量。
- 德崇:德行崇高。
- 俗斯柔:习俗变得柔和。
- 茭色:茭白的颜色。
- 雨脚:雨的末端,比喻雨势渐小。
- 箫鼓:箫和鼓,古代乐器。
- 渎清猷:玷污清明的谋划。
- 校酋:校尉和酋长,指军队和部落首领。
- 四载术:四年的技术,指禹治水的技术。
- 虔刘:虔诚和杀戮,指对禹的敬仰和对其功绩的赞美。
翻译
在禹庙前,我感叹禹的广泛能力,他在咨询山神的日子里,悲悯地望着羽山的秋天。他的父亲虽然被困,但禹的功绩仍然继承,他的名声在礼仪中无人能敌。洪水淹没了山陵之后,他用黑色的玉和粗劣的食物进行祭祀。我已甘愿像鱼类一样,翻转荷叶以求生存。古老的庙宇笼罩在苍茫的烟雾中,寒冷的亭子旁青翠的柏树茂密。泥塑的马仿佛真的在动,画中的龙眼睛栩栩如生。祭祀的典礼追溯了千年的圣人,子孙的谋划却未能实现。虽然道德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中受到玷污,但恩情岂能轻易衡量。洞穴探索常常接近,书籍知识即可寻求。德行崇高的人不会懒惰,风俗因此变得柔和。茭白的湖光上,泉水的声音随着雨势渐小而收敛。我用诗歌表达志向和义气,箫和鼓玷污了清明的谋划。历史也明确记载了禹的功勋,当时正愤怒地对抗校尉和部落首领。我仍然希望学习禹四年的治水技术,以拯救那些虔诚而赞美禹的人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禹庙的拜谒,表达了对禹的敬仰和对禹治水功绩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羽山秋”、“洪水襄陵”、“玄圭菲食”等,展现了禹的伟大和治水的艰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道德风俗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