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协律游杭越十韵

· 元稹
去去莫悽悽,馀杭接会稽。 松门天竺寺,花洞若耶溪。 浣渚逢新艳,兰亭识旧题。 山经秦帝望,垒辨越王栖。 江树春常早,城楼月易低。 镜呈湖面出,云叠海潮齐。 章甫官人戴,莼丝姹女提。 长干迎客闹,小市隔烟迷。 纸乱红蓝压,瓯凝碧玉泥。 荆南无抵物,来日为侬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悽悽(qī qī):悲伤的样子。
  • 馀杭:即杭州。
  •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 松门: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 天竺寺:杭州的一座著名寺庙。
  • 花洞:地名,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
  • 若耶溪:古代著名的溪流,位于会稽山下。
  • 浣渚:地名,即浣纱溪,在今浙江绍兴。
  • 兰亭: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著名。
  • 山经:指山中的古迹。
  • 秦帝望:指秦始皇东巡时望海的地方。
  • 垒辨:指辨别古垒。
  • 越王栖:指越王勾践的栖息地。
  • 江树:江边的树木。
  • 城楼:城墙上的楼阁。
  • 镜呈湖面:形容湖面平静如镜。
  • 云叠海潮:形容云层厚重,如同海潮一般。
  • 章甫:古代的一种帽子。
  • 官人:官员。
  • 莼丝: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 姹女:美丽的女子。
  • 长干:地名,在今南京。
  • 小市:小集市。
  • 纸乱红蓝压:形容纸张上色彩斑斓。
  • 瓯凝碧玉泥:形容瓷器精美如碧玉。
  • 荆南:指荆州以南的地区。
  • 抵物:值得带回的物品。
  • :你。

翻译

去吧,不要悲伤,杭州连接着会稽。 松门和天竺寺,花洞若耶溪。 在浣渚遇见新艳,兰亭识得旧题。 山中秦帝曾望海,垒中辨认越王栖。 江边树木春来早,城楼上月易低垂。 湖面如镜呈现,云层叠如海潮齐。 官人戴着章甫帽,姹女提着莼丝篮。 长干迎客热闹,小市隔烟迷离。 纸张上红蓝斑斓,瓷器如碧玉凝泥。 荆南没有值得带回的物品,来日你为我携来。

赏析

这首作品是元稹送别王协律前往杭越地区的诗,通过描绘杭州和会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和对旅途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名和典故,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杭越风光的赞美。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