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益庶子

· 王建
紫烟楼阁碧纱亭,上界诗仙独自行。 奇险驱回还寂寞,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烟:紫色的烟雾,常用来形容仙境或高雅之地。
  • 上界:指仙界或天界。
  • 诗仙:对擅长写诗的人的美称,这里特指李益。
  • 奇险:指险峻奇特的景色。
  • 驱回:指游览归来。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峰。
  • 经用:经历并使用,这里指亲身体验。
  • 鲜明:清晰明亮。
  • 藕绡:用藕丝织成的轻薄织物。
  • 纹缕:纹理,线条。
  • 裁来滑:裁剪得光滑。
  • 镜水:平静如镜的水面。
  • 波涛:波浪。
  • 滤得清:过滤得清澈。
  • 昏思:黄昏时的思绪。
  • 秋露:秋天的露水。
  • 幸容:荣幸地允许。
  • 阶下:台阶之下,指在尊贵者面前。
  • 礼先生:向先生行礼,表示尊敬。

翻译

在紫烟缭绕的楼阁和碧纱亭中,天界的诗仙独自徜徉。 他游览了奇险的景色后归来,仍感寂寞,只有亲身体验云山之美,才能感受到它们的鲜明。 用藕丝织成的轻薄织物,纹理裁剪得光滑;平静如镜的水面,波浪过滤得清澈。 黄昏时分,我希望能被秋露洗净,荣幸地在先生面前行礼,表达我的敬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仙在仙境中的孤独与追求。通过“紫烟楼阁”和“碧纱亭”等意象,营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环境。诗中“奇险驱回还寂寞”表达了诗仙对世俗的超越和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藕绡和镜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仙对美的极致追求。结尾的“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则表达了诗人对诗仙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清高境界的向往。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

王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