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椒:花椒。
桂:肉桂,常绿乔木,其皮可做香料。
桂尊:指盛桂酒(切桂泡酒即成桂酒)之尊(樽)。
帝子:《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相传湘夫人为尧女,故称“帝子”。
杜若:香草名。《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椒浆:《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以椒置浆中也。”浆,薄酒。
瑶席:形容席子光润如玉。
下:使下。
云中君:云神。
序
《辋川集》作于开元末年,王维中年以后,隐居辋川,过着亦官亦隐、啸傲林泉、隐避消俗的山居生活,诗人十分喜爱辋川风景,每每流连,用他那画家的眼睛去捕捉辋川的美景、用音乐家的耳朵去悉听大自然优美的旋律。彼时,他不但创作了一幅使人赏之去病的《辋川图》,而且还与他的友人斐迪赋诗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诗,共得四十篇,结成《辋川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辋川集:王维创作的一组描绘辋川(今陕西蓝田东南)山水田园景色的诗。
- 桂尊:以桂木制成的酒杯,象征高雅和珍贵。
- 帝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或贵胄之子,此处可能指神仙或尊贵的客人。
- 杜若: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以赠予女子,象征高洁和美好。
- 椒浆:用花椒酿制的酒,古代祭祀时常用。
- 瑶席:用美玉装饰的祭台或宴会席面,象征贵重和洁净。
- 云中君:古代神话中的云神,此处可能指神仙或敬仰的对象。
翻译
用桂木做的精美酒杯迎接仙客,如同款待尊贵的帝子;用杜若来赠予佳人,寓意纯洁的友谊。在华美的瑶台上,献上椒浆,仿佛是要邀请云中的神明降临。这是一场富有神秘色彩的仪式。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场神秘而优雅的宴会,将自然的香草与神话传说相结合,体现了诗人王维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桂尊、杜若、椒浆和瑶席等意象,既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又寓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表达,王维展示了他对人神交融、自然和谐的哲学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