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皎然
独负高世资,冥冥寄浮俗。 卞子去不归,何人辩荆玉。 鬻舂意不浅,污迹身岂辱。 鸾铩乐迍邅,虬蟠甘窘束。 五噫谲且正,可以见心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独负:独自承担。
  • 高世资:超凡的才能或品质。
  • 冥冥:暗中,隐秘地。
  • 浮俗:世俗,尘世。
  • 卞子:指卞和,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发现和氏璧而闻名。
  • 荆玉:指和氏璧,因产于荆山而得名。
  • 鬻舂:卖米,这里指平凡的生计。
  • 污迹:指世俗的污点或不光彩的行为。
  • 鸾铩:鸾鸟受伤,比喻才华受挫。
  • 乐迍邅:乐于困顿,指在困境中保持乐观。
  • 虬蟠:像龙一样盘曲,比喻隐居或不显露。
  • 五噫:五声叹息,表示感慨。
  • 谲且正:既诡异又正直。
  • 心曲:内心深处。

翻译

独自承担着超凡的才能,却在世俗中隐秘地生活。 卞和一去不复返,还有谁能辨识出荆山的玉石? 卖米的生活并不浅薄,世俗的污点怎能玷污我的身份。 鸾鸟虽受伤,却乐于在困境中保持乐观; 龙虽盘曲,却甘于隐居不显露。 五声叹息,既诡异又正直,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深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高洁品质和超凡才能的自信,以及对世俗的不屑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卞和与荆玉的典故,暗示了自己不被世人所识的境遇。同时,诗人以鸾鸟和龙为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甘于隐居的态度。最后,通过五声叹息,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深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