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曲

· 王建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 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回花侧叶与人别,唯恐秋天丝线乾。 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 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 窗中夜久睡髻偏,横钗欲堕垂著肩。 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 一匹千金亦不卖,限日未成宫里怪。 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著单丝罗。 莫言山积无尽日,百丈高楼一曲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织锦户:专门从事织锦的家庭。
  • 县家供进簿:县里的官方供应名单。
  • 长头:指织锦的图案设计。
  • 起样:设计图案。
  • 回花侧叶:指织锦上的复杂图案。
  • 红缕葳蕤:红色的丝线繁盛。
  • 紫茸软:紫色的绒毛柔软。
  • 玉腕:指女子的手腕。
  • 罗袖卷:卷起丝绸袖子。
  • 睡髻偏:睡觉时发髻歪斜。
  • 横钗欲堕:横插的发钗快要掉落。
  • 参没:参星消失,指深夜。
  • 限日:规定的期限。
  • 锦江:指成都的锦江,古代著名的织锦之地。
  • 单丝罗:细薄的丝织品。
  • 山积:堆积如山。
  • 百丈高楼:极高的楼阁。

翻译

大女儿是专门织锦的家庭成员,她的名字登记在县里的官方供应名单上。她设计织锦的图案并呈交给官府,听说官府对这些图案的要求非常严格。她设计的织锦图案与众不同,只担心秋天的丝线会干燥。红色的丝线繁盛,紫色的绒毛柔软,蝴蝶在花间飞舞,花朵旋转。一梭接一梭,她的手腕不停,罗袖卷起。夜深了,她在窗边睡觉,发髻歪斜,发钗快要掉落,垂在肩上。她穿着衣服睡觉,参星消失后才停灯,鸡鸣前又起床。一匹锦即使价值千金也不卖,因为规定的期限未到,宫里会责怪。锦江的水干涸,贡品却越来越多,宫中的人都穿着细薄的丝织品。不要说织锦的材料堆积如山没有尽头,百丈高楼上的一曲歌就能消解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织锦女工的艰辛生活和精湛技艺。通过详细描写织锦的过程和女工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她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敬业。诗中“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生动描绘了织锦的繁忙场景,而“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则反映了女工的辛劳和不易。最后,诗人通过“莫言山积无尽日,百丈高楼一曲歌”表达了对这些女工的同情和赞美,暗示了她们虽然工作繁重,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